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诸史问目答郭景兆
(问)姜湛园论文谓先秦以上莫衰于左传而重振于国
策其说前人未及岂国策反能出左传之上
(答)是湛园好奇之言也左传所志多实事二百四十年
典章在焉国策所志多浮言大抵一从一横皆有蹊径
前后因袭若就中实有义理可按卓然关于世教如辅
果絺疵之先见豫让之报知伯匡章之不欺死父信陵
君之谏伐韩鲁连之郤秦王孙贾之母君王后之父即
墨大夫之告王建李牧之枉死吴起之对魏武莫敖子
华之对楚威 鲁共公
苑台之对魏惠庄辛之对楚项襄 (第 1a 页)
阴实利之也竟峻
却复部值丙戌大计激浊扬清公实多所赞助焉二月
擢正郎得告返里而李宜人亦捐中馈公以两室俱
清苦未获食报而相继谢世意颇忽忽顿慕考槃不
欲出而当路之劝驾旁午佥谓公不宜无意国家乃以 (第 37b 页)
横集。弹轧蜂起。况乃庶孽名胶迹泥。久屈于世。不肯等列。固其势也。虽然。此实专门济私之(缺)。大非有国 共公
之通道也。臣请极言其失也。夫庶孽之与正嫡。诚有差等。而顾其家世。亦一士族。固何负于 国家。而禁锢之废 (第 71L 页)
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始有车骑。苏秦之车千乘骑万匹是也。经传无骑字。刘炫谓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欲 共公
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而方北素乃窃孔说而反之。谓左氏在苏秦之后则过矣。况左氏秖言乘马而已。其单骑之 (第 363H 页)
拟羞发红。乔木宅存庾信处。合欢犹惜企老住。风流想像一怅望。何日 共公
樽前语。
  
(附)送申侍郎(石泉弟实斋绚)入京(斗室 沈相国象奎)
  相逢不须惊须眉。山上一宿 (第 566H 页)
言。亦非苟然自外之意。可足见谅。尝以为此事只是天地间 共公
底物事。各自努力前去。同心必求。毕竟惟以求之必得为期。
此事只是天地间 (第 74L 页)
共公
底物事。不比他事之各自为力者也。以益之象观之。则天下之益。无有大于朋友讲习。与之共学者。苟有一分见得 …… (第 74L 页)
恋。承此手诲。良足慰释。未知近日侍学一向佳吉否。仆日觉病缀。只切枯落无闻之叹。而且念此不过天地间人我 共公
底物事。则吾虽不能做得。朋友同志中。苟能奋发直前。不负吾所望。则亦可以少慰区区之望。已于十馀年间。已 (第 86L 页)
鄙见无异。未知彼中所谓本不如此者何谓也。第愚騃之言。何足有无于其间。而至誊诸书尺。可悚。盖义理。天下 共公
底。非一己之私物。必须先就人见不同处。力加勘究。可无彼此不相悉 (第 327H 页)
有。则以其有耳目口体之形而有是人心。故谓之生于彼。以其有仁义礼智之性而有是道心。故谓之原于此。此所以 共公
说来。而非就其发处而言也。生字原字。自与发字之意。迥然不同。果是发字之意。则所当直着发字。明白晓人。 …… (第 144L 页)
而谓之道心。于形气。不下发字。于义理。虽下发字。而亦以义理字换性命字。则其义亦自不同。谓之义理。则亦 共公
言者也。非就发处。分别理气而言也。又于性命则虽下发字。亦无妨。以其道心虽是气发。然直由仁义礼智之性而 (第 145H 页)
别矣。愚谓有此身则有人心。有性命则有道心。人心伊何。凡属己底皆是已。故曰生于形气之私也。道心伊何。凡 共公
底皆是已。故曰原于性命之正也。盖心之本体则一而已矣。而其发也。或有为形气而发者。或有为理义而发者。此 (第 32L 页)
 陈北溪说虚灵不昧四字。说明德意已足。而大全系之朱子。误也。栗谷驳之。而汪长洲订之。可按而知也。
简通华阳院儒(代太学)
说性于孔子之后者。皆以孔子为祖。以大传所谓继之者善而言之。则孟子之说。是也。以论语所谓性相近也而言之。则杨氏之说。亦是也。孟,杨二门。各据一说。而昌平之里。未闻有引大传引论语而为碑者。说性于朱子之后者。皆以朱子为

宗。以中庸首章章句而言之。则真西山之说。是也。以孟子生之谓性章集注而言之。则刘静春之说。亦是也。真,刘二家各守一义而武夷之院。未闻有引中庸引孟子而为碑者。古之君子。岂不欲直己而折人哉。试以后人甲乙之争。不干于先圣先贤。而揄扬圣贤。非一人一家之私。不以天下 共公
之言而言之。则非所以揄扬之道也。尤翁。东方之孔朱也。华阳书院。尤翁之昌平武夷也。蜜岂性信四字。非大传 (第 34L 页)
者。古之君子。岂不欲直己而折人哉。诚以后人甲乙之争。不干于先圣先贤而揄扬圣贤非一人一家之私。不以天下 共公
之言而言之。则非所以揄扬之道也。尤翁。东方之孔朱也。华阳。尤翁之昌平武夷也。蜜岂性信四字。非大传之一 (第 156L 页)
物者又如此。是故先觉论性。有言理同者。有言理不同者。非相戾也。所主而言之者不同。曷为有此所主之不同。 共公
以论其妙则挑出而言之。真的以指其体则即气而明之。挑出则理本一。故理一为主而万殊涵于其中。即气则气已分 (第 367H 页)
霰雪正纷飞。悲风动萧飋。素车出东门。佳城何郁郁。杨之水清驶。杨之山崷崒。 七陵旧时路。魂应记恍惚。昔 共公
联舆。今焉祖载设。此去遂无还。寂寞土一撮。弗克哭临圹。所嗟微官绁。吾年过公三。衰朽独处孑。须发种种白 (第 298H 页)
两门下视犹一室之意。卒以交修胥勉烂漫同归之道。相期于愚。虽非愚之所堪。然此实仁者 共公
之心。而昧者开明之阶也。执简三叹。不胜其喜幸也。凡生天地之间者。未有不相亲比而能自存者也。虽刚强之至 (第 42L 页)
也。盖自统体一极理分圆融而无閒。故其成性于万物者又如此。是故。先觉论性。有言理同理不同者。非相戾也。 共公
以论其妙。则挑出而言之。真的以指其体。则即气而明之。挑出则理本一。故理一为主。而万殊涵于其中。(以偏 (第 130H 页)
也。盖自统体一极。理分圆融而无间。故其成性于万物者乂如此。是故先觉论性。有言理同理不同者。非相戾也。 共公
以论其妙则挑出而言之。真的以指其体则即气而明之。挑出则理本一。故理一为主而万殊涵于其中。(以偏而不全 (第 411L 页)
  别纸
孟程言才。犹其论性之有本然与气质也。是以谓之各有攸当。然以才之实而言之则才只是性之能。如仁之能爱义之能断是也。则理之能然者是才也。而程子谓禀于气。朱子谓犹材质。窃所疑郁。天之降才。初非有殊。而但以气禀之拘而有昏明钝敏之不同。恐不可以此而便谓才禀于气性。比则材质也而才则材质之用也。恐不可便以才为材。未知如何。
非有物欲之扰荡。而忽忽此心之不知存在。此谓之走作。只可谓之放心。不可谓役于物欲。昏睡亦然。持敬则无此失矣。
心以全体言。仁义礼智以分段言。故以木之根于土为譬。然取譬之说。只观其用意当处。不可一一究其始终而准合之也。今曰有土而后有木。有性而后有心。得非凿耶。况心性非有二物。岂先后之可分耶。勉斋之为朱子行状曰根于性则为仁义礼智之德。亦将以性与仁义礼智。为土木之二物耶。
理同者指 共公
之理。而气异者谓正偏通塞之不同也。气同者指食色之气。而理异者谓忠孝敬悌之不同也。虽肖翘蚑蠕之微物。必 (第 200H 页)
 答。物之至极而莫能有加者。其名为极。古之称极处。各有攸指。
问。指一物之理为太极耶。指天地万物之理为太极耶。
 答。总天地万物之理。为太极也。然一物之中。亦有一太极。故有天下 共公
之理。有一物所具之理。同一理也。
问。凡物。有其形则有其名。苍苍者为天。博厚者为地。高者为山。深者为 (第 412H 页)
请。实出士林 共公
之论也。幸赖我 殿下圣学明于知德。睿诚笃于尊贤。乃因多士之请而特示允许之意。凡我中外章甫。孰不钦仰  (第 7H 页)
哉。 殿下不顾一国 共公
之论。徒欲守区区之小信。诚不可使闻于天下后世也。自古国家政刑人事之失于下者。莫不应于上而为灾为异。则 (第 129H 页)